|
台湾流行歌曲30年 (转自“迪克森海洋”)
1969年
风云人物: 姚苏蓉 青山 婉曲
票房歌曲: 今天不回家 负心的人 晶晶
提及国语音乐对台湾的影响,我们不得不从30年代的旧上海说起。当时,百代等唱片公司纷
纷在上海成立,最初仅是以制作戏剧唱片为主。但随著十里洋场的繁荣,应酝而生了像周璇
、蝴蝶、吴莺音、李香兰、白光等一批早期国语流行歌手。“四季歌”、“花好月圆”、“
春天里”、“明月千里寄相思”等作品一夜间使他们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国语音乐也因
此倍受世人瞩目。但在台湾,由於语言习惯以及历史的原因,闽南语仍旧是台湾社会生活的
主要语言。因而,此时上海的国语流行音乐对其影响微乎其微。4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迁
移到台湾,由于岛内原住民的抵制,国语流行音乐并没有因此而扩大影响。甚至五、六十年
代,就连当时做为台湾主要娱乐项目的电影,在配音上,也是由闽南语一统天下。六十年代
初,岛内出现了姚苏蓉、谢雷、蔡咪咪等流行歌手,他们明快的曲风,吸引了许多人对于国
语歌曲的关注,逐渐开始扭转国语歌曲在台湾乐坛的地位。
1969年,当时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
年,在台视拍摄的首部国语连续剧中,邓丽君主唱的主题曲“晶晶”一夜间红极一时。邓丽
君在当时的走红,充分确立了国语歌曲日后在台湾乐坛中的主导地位。由此翻开了一个国语
音乐发展的新篇章。
1967年份
行政院"电视事业改进研究小组"通令三台,要求综艺节中演唱歌曲应有三分之一为爱国歌曲
,艺术歌曲与徵选歌曲。
"中华民国歌词作家协会"正式成立,一百余位海内外作家在中广举行成立大会。
李双泽在淡江大学的西洋民歌演唱会上掷破一瓶可口可乐,并演唱<国父纪念歌>及&l
t;补破网>等四首台湾民谣,为民歌史上有名的"淡江事件"。
1970年
风云人物: 谢雷 张琪 青山 婉曲
票房歌曲: 苦酒满杯 采红菱 情人的黄衬衫 泪的小花 明日天涯
60年代的台湾乐坛,音乐的创作远远滞后于乐坛的发展。当时歌手们演唱的普遍是旧上海时
代的曲目。此外,唱片业的不健全,也使得本土歌手纷纷寻求海外发展。当时亚洲的音乐中
心日本,就曾在一年中连续捧红了欧阳菲菲、翁倩玉、陈美龄等台湾歌手。而留在本土的邓
丽君、青山、姚苏蓉等也不得不频频到香港演出。此时的台湾流行音乐正逐渐失去了对人们
的吸引。一些年轻的歌迷在厌倦了日式哭调发展来的台语歌和旧上海式的灯红酒绿后,转而
在西洋音乐中释放各自的情感。一时间,收听西洋热门歌曲成为台湾青年主要的娱乐项目。
当时由於版权法的不健全,使翻版唱片得以大量上市。低投入,高回报,使得部分唱片业者
得以发行大量品种繁多的英文专辑唱片,因而造就了六十年代末期的西洋音乐大热潮。
1971年
风云人物: 金曲小姐
票房歌曲:单身女郎
民国60年4月中国电视公司推出了一个新型态的歌唱节目 ~ "金曲奖", 节目主持人"金曲小
姐"洪小乔头戴宽边草帽, 半遮面, 手抱吉他, 悠游自弹自唱, 在当时国内是创作, 令人耳
目一新! "金曲小姐”最让人折服的是临场修改观众来信, 并立即谱曲而唱, 严格的说, 这
个时候的洪小乔已经开启了民歌创作的门槛, 而且影响深远!
1972年
风云人物: 凤飞飞
票房歌曲: 祝你幸福
1973年
风云人物: 万沙浪 尤雅
票房歌曲: 风从那里来 往事只能回味 海鸥飞处
1974年
风云人物: 洪小乔 黄莺莺 萧丽珠 张艾嘉
票房歌曲: 爱之旅 云河 真情 在水一方 惜别
雄霸台湾歌坛长达十余年的歌林唱片公司在这一年成立, 挟著经营电器有成的财力後盾, 加
上与日本关系深厚, 陆续挖角并培养了不少新秀, 首先就是发掘了洪小乔, 当时洪小乔标榜
著要唱自己的歌, 於是在她主持的歌唱节目 ~ 金曲之夜中, 她即自弹自唱, 发表也唱红了
许多歌曲, 如成名曲"爱之旅", "牵挂 ","你说过","我的歌","信任"...等等, 当时, 她以
神秘的金曲小姐自称, 戴著一顶低垂宽帽, 不让人看到她的真实面貌, 营造的神秘感著实成
为个人特色! 而当时在美军电台演唱西洋歌曲的黄莺莺则因歌声柔美, 为刘家昌所发掘, 於
是搭配刘式的电影"云河", 发行了第一张专辑, 一曲成名, 当时的唱片制作人就是刘家昌!
而後他们又再次合作, 以"我心深处"电影主题曲再下一城, 然而没过多久, 同年的五月, 黄
莺莺即远嫁新加坡去了! 留下一些歌迷的无限祝福与不舍!
歌林唱片公司每年都会举办歌唱比赛, 这与电视台, 电台的比赛一样, 是许多年轻人想踏入
演艺界的一条捷径, 出身自歌林之星的冠军歌手萧丽珠於当年春天, 推出曾於日本哥伦比亚
唱片灌制的单曲唱片~"真情", 并随後推出个人首张专辑 ~ 真情, 即那首"听到你一声再会,
我流下几滴眼泪...."的歌, 这首由哥伦比亚音乐大师专门为她量身订制的歌曲, 创下当年
度唱片销售的冠军, 而歌手本身扬弃一般歌星艳丽的彩妆, 或身著镶有亮片的舞台服, 而是
改以轻便可爱的吊带裤, 裙, 清纯自然的短发浏海, 在那个年代俨然自成一派清流, 也改变
了国语歌坛女歌手的造型风气, 她尚有一个封号~"蕃茄姑娘", 外号的由来, 据说源溯於一
位歌迷朋友觉得萧丽珠天生一张圆圆的娃娃脸, 双颊总是粉嫩的红色, 像极了蕃茄, 因此"
蕃茄姑娘"这个封号不迳而走, 成了她的标签!
屹立台湾艺坛近三十年的全能艺人张艾嘉於歌林唱片出版首张专辑 ~ "惜别", 而後, 她不
只活跃於歌坛, 更跨入电影界, 继而更上层楼向导演之路迈进, 是"歌而优则演","演而优则
导"的典型成功范例!
1975年
风云人物: 刘文正 江蕾 凤飞飞
票房歌曲: 诺言 在水一方 一帘幽梦 枫红层层 巧合
堪称一代巨星的白马王子刘文正, 算得上是第一代的超级偶像, 他是许多妈妈级的歌迷们少
女时期的梦中情人! 早期的歌迷较含蓄, 男性的偶像明星较少, 要成为少女魂牵梦萦的偶像
, 必然拥有过人之处, 出身艺工队, 结识艺能界人士的刘文正, 即仰仗著高大英俊的外貌,
自国外留洋的傲人背景, 以及唱歌具有个人风格, 并能中能西的优越条件, 以一首"诺言",
轻松闯入歌坛, 刘文正的舞台表演源自猫王与披头四, 动作与嘴型都很夸张, 衣著也很光鲜
华丽, 加上外型魁梧, 在舞台上演出俨然一位巨星, 架势十足, 吸引所有人目光, 他的表演
方式甚至可说是领先了八O年代初期的麦可杰克逊! 他的成名歌曲不计其数, 如"寻","若是
你在我身边","睡莲","奈何","为青春欢笑"...等等。
当代社会上最流行的娱乐只有看电影, 电影的类型除了香港邵氏公司的武侠电影之外, 再来
就是台湾导演盛行拍摄的文艺爱情片 ~ 即所谓的三厅式电影(餐厅, 客厅, 咖啡厅), 因为
场景变来变去就是不脱这三厅! 电影主题曲於是也成了回味电影的唯一周边商品, 几乎每个
歌星都以电影的上档为基准推出主题曲新歌, 甚至连唱片封面都是以剧照占最多篇幅; 因为
歌手的数量较少, 竞争的激烈程度较今日为轻, 然歌星们个个都有超强的歌唱实力, 稍有市
场基础的歌手几乎每三个月就能出版新歌, 这样的出片速度, 现在看来是否很惊人呢?
江蕾是歌林公司第一个力捧的玉女偶像, 外型甜美, 歌声婉约, 主唱的两张专辑 ~ "烟雨"
与 "在水一方", 均受到广大歌迷的喜欢, 就在她一炮而红, 前途正好之时, 她却宣布要告
别歌坛, 准备踏入婚姻, 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内助, 虽然歌迷们感到万分惋惜, 然而她这种
急流勇退, 不眷恋名利地位的淡泊性格, 却为她换来更多掌声, 在歌迷心中留下完美的形象
~ 永远的学生情人!
台湾早期的乐坛,弥漫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 认为国外的音乐是至宝, 如雨後春
笋般的充斥台湾的流行音乐歌坛, 於是, 这一年六月六日的晚上在台北市的中山堂, 一场感
人的音乐会, 促使第一张"中国现代民歌"唱片诞生, 音乐会同唱片的作曲者杨弦, 与诗人余
光中携手创作了二十一首歌, 分别收录於两张唱片中, 是由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发行, 这
场演唱会激起一阵"写自己的歌", "唱自己的歌"的风气 ~ 随著一群有理想抱负的民歌手,
如胡德夫, 杨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