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精华区>>学习交流>>其他临床学科 |
[333978] 主题: 皮肤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
作者: yinengxi (逢知月) | ||
标题: 皮肤外用药的使用原则[转载] | ||
来自: 61.170.*.* | ||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19日 17:05:41 | ||
长度: 6907字 | ||
转自:丁香园
治疗皮肤外用药物很多,从剂型上分类大致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剂、洗剂、 糊剂、酊剂和外用散剂等。从药物作用分类有:清洁药、保护药、止痒药、收敛药、角 质溶解药、角质增生药、消毒抗菌药等。 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1.5-2平方米,可发生多 种皮肤病。选用皮肤外用药时,应根据病因和病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加以选择。用 药适当,能使症状减轻,促其痊愈,否则应用不当,反使病理过程加剧,增加病人痛苦 ,因此应用皮肤外用药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 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泡而无外溢者,用粉剂或洗剂为 宜,因这类剂型有安抚、冷却、止痒及蒸发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 肿胀与炎症,使患者感觉较舒适。 急性时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因能阻滞水分蒸发,增加局部的温度,可使皮疹加剧 。 急性开放性皮炎,则宜用湿敷,如大片糜烂渗液则选用适当的水溶液湿敷,促其炎 症消退,如3%硼酸溶液具有散热、消炎、清洁作用,可用于急性皮炎,但配成软膏只能 用于治疗慢性皮炎,否则阻碍局部散热,使渗出液更多,炎症更重。 2、亚急性期:炎症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 鳞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 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 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此期应选用软膏或 霜剂、硬膏等。苔藓样变也可用酊剂,能保护滋润皮肤,软化附着物,使其渗透到病损 深部而起作用。 感染化脓性皮肤病,应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 皮肤瘙痒病,由于皮肤病大多有瘙痒的症状,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 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挥发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 用的药物。如石炭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可配成粉、搽、洗、酊、溶液剂等,用于 皮肤的瘙痒性治疗。 有的病人将肤氢松软膏看作是止痒的特效药,任意使用,这是不妥的。 二、根据皮肤发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外用药的用法,一般有涂擦和贴敷两种方法,不同的个体和皮肤的部位,对各种外 用药的适应性常有一定的差异,用药的原则应根据药物的浓度由低→高,面积由小→大 ,应视病情病损程度而定,如无副作用,再逐渐普及全身用药,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 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吸收药物的量,随药物在赋形剂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如甾体类均 因浓度增加而渗透作用增强。 小儿、妇女、成人面部,口腔附近,股内侧等部位,皮肤 较柔嫩,都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浓度也应低些,如有过敏或刺激现象,应立即停 药或改用药物治疗,一种外用药久用后,作用往往会减弱,应经常轮换性质相似的药物 ,以提高疗效。 皮肤局部治疗可以用清洁剂,吸收剂,抗感染剂,抗炎剂,收敛剂(促进蛋白沉淀的干燥因 子,使皮肤收缩),润肤剂(皮肤柔软剂)和角质松解剂(能使表皮的鳞状细胞变软,疏松和 易于剥脱). 必须谨慎选用外用药的基质(赋形剂或媒介),因为它可以改变有效成分的效果.基质 的成分和活性部分一样,可以成为过敏或刺激反应(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 局部制剂 霜剂为水和油的半固体乳剂,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剂型.它应用方便,当涂擦后容易 渗入皮肤. 软膏为油性,可含有少量的水.它有油腻感,但一般能耐受,多用于润滑皮肤,特别是 用于水化皮肤,对肥厚痂皮,苔藓化或堆积的鳞屑更好,在某些糜烂或开放性损害(如郁积 性溃疡)比霜剂刺激性小.药物中软膏的穿透作用比霜剂强. 洗剂原本为细小的粉状物质(如炉甘石)混悬于水或酒精基质中,然而许多现代的洗 剂(如某些皮质类固醇激素)为水基质的乳剂.洗剂使用方便,可使急性炎性和渗出损害凉 爽,干燥. 溶液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均匀混合.像洗剂一样,溶液也可使皮肤干燥.使用方 便,特别是用于头皮.最常用的溶媒为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和水. 封包疗法适用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红斑狼疮和慢性手部皮炎.通常是在治疗区域 用不透气聚乙烯薄膜(塑料袋)整夜覆盖在霜剂或软膏上面以增加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 吸收和效力.其刺激性要比洗剂封包疗法小.浸有丙酮缩氟羟龙的塑料胶带特别适用于孤 立或顽固的损害.封包疗法可发生粟粒疹,萎缩纹,细菌或真菌感染.长期大面积使用封包 疗法后,儿童和成人(较少)可发生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的抑制. 二丙酸倍他米松和醋酸去炎松气雾剂现有售,但很少用,因为比起霜剂,洗剂和溶液 来并无实质性的优点. 种类和指征 清洁剂 主要为去垢剂和溶剂.肥皂是最大众化的去垢剂,但合成的去垢剂也被应用 .婴儿香波在眼周通常能很好耐受,而且可以用于清洁创口和擦洗,常用于银屑病,湿疹和 其他类型的皮炎以去除结痂和鳞屑.但是在急性对刺激敏感,渗液多的损害,最适宜还是 单用水或等渗盐水来清洁. 为了增强或提供某种疗效,可在清洁剂或其他皮肤科制剂中加入某些成分,如为了达 到抗头皮屑的作用可在香波中加入巯基吡啶锌,硫化硒或焦油浸剂. 水是用于清洁的基本溶媒.用自来水浸泡,洗浴或湿敷(用纱布或旧被单)48~72小时( 每隔1~2小时换1次),一般来讲将会起到干燥,镇静,冷却的作用,可使急性渗出或流水损 害清除.含醋酸铝,硫酸镁的溶液湿敷并不比自来水更好,因为蒸发可以使溶液中的成分 造成刺激性的浓度. 保护剂 粉剂常被用于保护间擦区(如趾间,臀沟,腋窝,腹股沟和炎症部位).粉剂使 浸渍的皮肤干燥,并吸收水分减轻摩擦.然而某些粉剂如果变潮湿时有可能结块而具有刺 激性.滑石粉常较麦淀粉为好,因后者能诱发真菌生长.粉剂可被混合于护肤性的霜剂,软 膏或洗剂中.火棉胶和其他膜剂能产生一层有弹性的,半硬化的连续性膜.嗜水性多聚物 敷用时上面可盖一块纱布.锌明胶(Unna靴)为一种封包敷料.遮光剂保护皮肤避免紫外线 照射(参见第119节). 抗感染剂 根除引起皮肤感染的特异性因子(如细菌,真菌,原生物)将在本手册的其 他部分讨论.局部抗生素治疗痤疮和某些药物(如莫匹罗星)可治疗某些表浅皮肤感染.局 部杀真菌药,杀疥虫药和灭虱药,如系统性抗生素一样均被常用. 症状缓解剂(用于瘙痒,烧灼和疼痛) 除止痛药外,0.5%~3%的樟脑或0.1%~0.2%的薄 荷可单独或混合后制成霜剂或软膏.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或地布卡因)对皮肤一般无 作用,但有时对粘膜表面有效果.含有盐酸普拉莫星的局部制剂对于皮肤瘙痒有一定的疗 效.除此之外,普拉莫星与苯海拉明,利多卡因或地布卡因等药物相比,致敏反应较少.较 新的局麻药易熔混合物(如Em-la霜剂)对皮肤病的治疗有帮助,尤其是与封包疗法合用时 ,效果更佳. 抗炎制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最有效的局部抗炎药物.除非全身大面积广泛使用,否 则它没有全身副作用(相关效用见表110-1).瘙痒性炎性皮肤病通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 治疗效果.然而它们也可以使某些疾病加重(如痤疮,酒渣鼻和某些真菌感染).皮质类固 醇激素和其他制剂通常制成霜剂,软膏,洗剂,凝胶或溶液使用,较少被制成气雾剂和胶布 . 尽管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不同功效的制剂可以选用,往往一开始便应选用强 效制剂(表110-1),除非是面部或间擦部位的病损,这些部位副作用发生的机会较多.中效 和高效糖皮质激素在用于治疗面部皮肤病时,应短期使用,因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会引 发酒渣鼻,痤疮或严重的口周皮炎.每天局部使用2~3次或在某些皮肤病可以较频繁使用. 非常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常较少使用.为了达到最大效果,霜剂必须涂擦均匀.1%氢化 可的松可用于轻度炎症性皮肤病而不需开处方.因为氢化可的松不含氟,常不会引起面部 毛细血管扩张,口周皮炎,皮肤萎缩和萎缩纹,所以宁可选它来代替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 素用来治疗面部皮肤病.局部抗生素制剂和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是很少有理由 的,联合应用不比单独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更有效果,而且由局部抗生素引起的过敏性接 触性皮炎(特别是新霉素)可以使原来的问题复杂化. 损害内注射 损害部位注射皮质类固醇混悬液(几乎总是醋酸去炎松)可释放高浓度 的药物,对慢性损害或对局部外用皮质激素不敏感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混悬液可用生 理盐水稀释,应用的浓度为2.5~5mg/ml以减少局部皮肤萎缩的危险.在黑人可出现色素减 退.皮肤萎缩常是可逆的.高浓度达40mg/ml可用于治疗瘢痕疙瘩. 在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湿度不同,外用药的使用应该是有差别的。举个最典型的 例子,一位亚急性湿疹患者,本来用软膏是正确的,但是目前南方是盛夏,用软膏不利 于局部水分蒸发,结果适得其反,局部出现糜烂渗液,其后用炉甘石洗剂后病情控制。 |
||
========== * * * * * ==========
|
上级目录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