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精华区>>影视世界>>关于一部电影
[38942] 主题: 《英雄》评论大征集
作者: Lamboy (赵武)
标题: 《英雄》评论大征集
来自: 218.244.*.*
发贴时间: 2003年02月25日 20:40:38 (UTC +08:00)
长度: 5531字
关于《英雄》

    终于看完了《英雄》。
    我相信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一定有话少,是长是短,是褒是贬,因人而异。
    以下是我要说的话。
    《英雄》是一部不简单的电影,尽管它说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的是一个简单的主
题,但是就我看来,张艺谋的玄妙在于它的浑然天成。

叙事:
    《英雄》的叙事风格让我想起很久之前一部欧美大片,如果我没记错的叫《战地豪情》
,说的是一位美军军官调职之后,被委派调查另一名女指挥官的死亡原因。这位女指挥官在
战场上死去,可是关于她的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她是英勇牺牲,而有的
认为她是做了逃兵而被击毙。这是唯一一部我看过的男女主人公没有对手戏的电影,但是我
年龄还小,看到这种故事里套故事的故事,有些震惊。《英雄》无疑接见了这样一种叙事模
式。由于事实上只表达了一群人刺秦的意愿,甚至没有过程,所以张艺谋让里面的人物通篇
在说故事,有无名的版本,有秦王的版本,最后还有一个正式的版本――天下的版本。而在
这三个版本里,相对突出了不同的人物,每个人的性格作为看似相似,却又有着细微变化,
个人认为秦王慧眼识破无名谎言的安排合情合理,实为上策。

表演:
    《英雄》里一一数来,无名、长空、飞雪、残剑、入月,算上秦王一共6个主要人物,
演员都是大腕,除了秦王可以狂妄,其余5人表演得如此含蓄。有的人说《英雄》里明星云
集,但是似乎每个人都不能彻底发挥,有些可惜。照我看来,《英雄》是为数不多的这样一
种电影,在里面,演员的表演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与其说是演员在表演,不如说是他们的中
国功夫在表演,里面的几个人几乎两个两个都打过了,是在过瘾;与其说是中国功夫在表演
,不如说是道具在表演,那些个性的兵器,飘逸的如影飘动的衣襟,精致的雨滴,入境的湖
面,朦胧的水汽,远处苍默的山影;所以与其说是道具在表演,不如说《英雄》里唯一在表
演的是画面,电影里的每一个定格都是一幅描绘精致的画卷,张艺谋的摄影出身使得他搬弄
起这些简直是驾轻就熟,在这部《英雄》里,所有的刀光剑影,演员们的举手投足,对白,
台词,眼神,动作,都已被极大地融入到画面之中,你很难说气势有多宏伟,你很难再如《
卧虎藏龙》一样声称谭盾的音乐有多重要,你很难判定梁张两位影帝影后的功底有多出彩,
坐在银幕之前,你只能活生生地被画面所征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部电影里这么多元素能够
做到如此的高度同源,而张艺谋做到了。

武侠:
    《英雄》有自己的武侠概念,这是张艺谋的概念,张艺谋在开拍之前就说过,这部电影
体现的是他的武侠情结,又是“简单”两字。传统意义上的武侠是急促的,激烈的,看看《
卧虎藏龙》里十八般武器竞相登场,刷得不亦乐乎;更或者像其他一些我们看到的某些电视
连续剧,武侠片被弄得像科幻片,高科技创造出来的光影效果被贯上“气”的美名,让人目
不暇接,充满神秘感。但是《英雄》中的武侠简单至极,剑就是剑,刃就是刃,没有其他,
一切都被放慢,缓缓流畅但不是节奏。除此之外,张艺谋还很懂得利用庞物来烘托这种武侠
之意,枫叶、湖水、雨滴、风沙、扬起的衣襟、飘荡的轻纱,色彩在这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张艺谋更多得让这些东西代替了真正的兵器,我们很很少听到刺耳的硬物相击,取而代之
的是宁静。我记得剧社请过一次老师,那一次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拿给上戏的研究生提出
了台词以外的表演,那种演员之间冲击之外的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往往更能凸显情
结。《英雄》到处能应征这样的道理,演员的台词少之又少,多的是眼神,不动的场景,人
物矗立,让风从身边吹过,让雨从身边落下,让丝从身边滑过,这样的对比精妙绝伦。
    张艺谋的武侠另一高明在于不见血,如果你仔细流行,尽管每场大都都有生有负,有人
当众倒下,但从不见血,完全留余原来的色彩,看似好好是沉沉地睡去。我看感慨这样的处
理。以前有个非常搞笑的同学,说一个武侠段子,两高手相见,风外眼红,三句不合,立刻
动手,只见一人武艺高强,迎风而上,直逼对方项上人头,只见冷影闪过,手起刀落……旁
边听的人到此立刻大叫,“一定鲜血四溅”,结果被我那个同学一个“俗”字回击,大呼道
“真正的高手杀人不见血”。看《英雄》让我想起这一段儿。

内涵:
    这始终是个敏感的话题,曾几何时,人们看电影越来越矫情了,一定要看出个什么来,
感慨一番,称之高明。若是如之所云,或是觉得过于小儿科,便大呼低级,这样一来,往往
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电影会有意外的地方,打得你措手不及,好像是高深莫测,但其
实背后完全是一种几经修饰的虚无,只能蒙蔽双眼。
    《英雄》的主体很简单,每一个上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秦王统一六国,有利有弊,但利
大于弊,这是历史趋势,无法改变,但秦王过后焚书坑儒、残害忠良,又显得过于残暴,一
意孤行。我觉得在中国内地,大叫《英雄》失败,不外乎两种,一类是不了解的,看了之后
不知所云,觉得莫名其妙;一类是太了解的,去看的时候就雄心在握,一定要看出什么天大
的名堂才算是过瘾。熟不知中国人本来就是最讨厌别人摆谱的。
    张艺谋就是用了一个并不简单的故事,并不简单的手段,并不简单画面,说了一个如此
简单的道理。统一是根本之路,但是矛盾在所难免,好像其他电影一样,张艺谋埋下了这样
的矛盾,忠孝之间的矛盾,情义之间的矛盾,杀与不杀之间的矛盾,我们不能说张艺谋是拐
个弯儿在说故事,因为这期间的纷纷合合完全是那个时代人的心智,现在我们是心知肚明,
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也就不能看人挑担不嫌累了。
    我不敢说张艺谋翻了什么错误。只能说个人认为期间不当在于最后秦王所谓的剑的三个
境界,“天下”二字无错,但“和平”不是这样谈的,这部影片其实无关和平,而是一个“
大”字,秦王心中清楚的是“大局”的感念,剑的最终使命也不过是“掌控”一切趋于平衡
,你定一个标准,那么天下即为安定。而“和平”乃是群龙无首,百家争鸣,却又不分敌众
你我,平起平坐,这样的境界不是在这样的故事里谈论的。
    甩开一切的纷繁芜杂,张艺谋的“大”真的在于一个纯粹,《英雄》说的实际是个以“
小”见“大”的故事,他的画面,人物设置,矛盾纠葛,都已经尽可能压到最小,简单的人
物关系,缓慢的故事节奏,维美无暇境界,张艺谋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看似平静的故事来或烘
托出一个浩大的历史背景。
    还是电影开头的那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无息的变化才是最翻天覆地的


《英雄》这次征战奥斯卡,是成是败,在我看来完全是在钻一个历史的空子,没有中国历史
知识的老外可能会放松心情,干干净净地去体会一部电影。
我想在这里肯定有不少人已经看过《英雄》了。
不知大家认为如何?
《英雄》的本身到地和它强大制作整容相不相称呢?
好在什么地方?又劣在何处?
希望你能给出自己的意见。
~~~~~~~~~~~~~~~~~~~~
我是宝宝,你要爱我

~~~~~~~~~~~~~~~~~~~~

========== * * * * * ==========
作者: vagus_zhang (小鱼)
标题: RE:
来自: 61.170.*.*
发贴时间: 2003年02月28日 13:32:18 (UTC +08:00)
长度: 158字
片刻华丽,抵不住整场颓败。

《英雄》不是一部电影,只是一件商品。
它成功的地方不在于这部电影本身,而在于它的市场运作。
张艺谋不是在拍电影,他是在做市场。

========== * * * * * ==========
作者:  (仁戈)
标题: RE:
来自: 61.171.*.*
发贴时间: 2003年03月16日 18:47:57 (UTC +08:00)
长度: 651字
我倒有一个问题想问问,该剧中到底谁是英雄?
无名?残剑?秦始皇?还是……?
是讲一个英雄,还是一群英雄?
赵国教书馆的老头,面对秦军射来的箭,睬也不睬,有个性!
残剑武功高强,胸怀天下,英雄!
飞雪,女中豪杰,算是英雄,尽管领悟力差了点。
长空,能做到被后人遗忘,不错!(只是搞婚外恋,道德上说不过去。但是一颗黑子无法掩
饰太阳的光芒,算了。)
无名当然更是,武功,领悟力,胸襟,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秦始皇呢,也算颇有点英雄的气概吧。可是看到无名一剑擦进他的身体里,秦始皇满脸的惊
愕(潜台词:无名你小子,我慷慨激昂说了半天,你居然无动于衷!)我不禁笑了:有些英
雄也是怕死的。
毕竟视死如归者是失败者的另一种说法。悲壮又如何?totally……
========== * * * * * ==========
作者: wangyekai (骑三轮车的老伯)
标题: RE:
来自: 61.170.*.*
发贴时间: 2003年03月20日 23:12:00 (UTC +08:00)
长度: 239字
英雄不是武侠片,是艺术片,我认为
真正的武侠片是葵花宝典,九阳神功,倚天剑,屠龙刀,本来看武侠片就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欣赏
而已,欣赏"英雄"就在像小学生上语文课一样非要给一片文章找个"中心思想",好累--------
----------------我们只是看片子,图个感官轻松而已
========== * * * * * ==========
上级目录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