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论坛精华区>>影视世界
[161475] 主题: 2004年的彼得·潘(from中国青年报)
作者: vagus_zhang (鱼鱼球)
标题: 2004年的彼得·潘(from中国青年报)[转载]
来自: 218.78.*.*
发贴时间: 2004年02月20日 14:39:39
长度: 2856字
心影院
2004年的彼得·潘
2004年02月19日 01:53

麦砉 

 
 
  无数人涌往伦敦约克公爵剧院观看首场演出:一条狗、一条鳄鱼、一群
海盗和印第安人与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这是一个关于拒绝成长的男
孩故事,但直到首演当晚,剧作家詹姆斯·巴里才意识到,他无法彩排将
来: 

  在故事最紧张的时候,彼得·潘活泼的小伙伴丁克·贝尔为了挽救他亲
爱的彼得,刚刚吞下了毒药。彼得必须念出下列的台词,好让贝尔获得重
生,同时决定这个故事的成败:“你们相信童话吗?如果相信,请鼓掌!
” 

  观众必须鼓掌,贝尔才能获得重生。 

  但这恰恰是所有剧作家都难以估计和预期的。就像是每位父母都难以估
计与预期孩子的成长,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是有如雷的掌声在等待他,
还是仅仅有无望的沉默与孤独在等待他。 

  香港大学家庭治疗研究院成立时被邀去观礼,当时,炎夏的酷热已去,
黄昏的夕阳仍在,治疗师在台上治疗示范时,台下也是掌声如雷,低头看
手中装着青苹果的纸袋,纸袋的丝带上写了简单之极的10个字:健康的家
庭,幸福的生活。 

  这是所有家庭的理想,也是所有孩子的理想吧。但如果家庭的健康,生
活的幸福被孩子当作生命的责任予以承担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故事? 

  6岁时,詹姆斯·巴里就已经知道:母亲最深爱的孩子是聪明英俊的哥
哥大卫,不是自己。但哥哥已经死去,母亲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巴里只
能每天坐在母亲的屋子外哭泣。这样的悲伤维持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
这个家庭中惟一关心詹姆斯的姐姐简·安对詹姆斯说:进去,让她知道她
还有一个儿子。 

  詹姆斯心惊胆战地走进母亲的房间。 

  玛格丽特屏住呼吸,侧耳细听孩子熟悉的脚步声:是你吗? 

  詹姆斯带着哭声回答:不,不是他,是我。 

  玛格丽特大哭起来,在黑暗中抱住詹姆斯。 

  母亲渐渐康复,詹姆斯又可以陪伴在妈妈的床边,听她讲小时的故事,
但母亲的悲伤像每个夜晚都会降临的黑暗,成为小男孩永远不可逃离的负
担。詹姆斯想,赢得母亲的爱与全家快乐的惟一办法就是成为那个14岁时
离去的哥哥。 

  那一天,他穿上了哥哥的衣服,吹着哥哥喜欢的口哨,模仿着哥哥,将
手插在口袋里站到了妈妈的面前。 

  詹姆斯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到17岁那年,他控制了生长,他的身高
永远停留在哥哥离去时的那个刻度:5英尺。 

  44岁时,詹姆斯·巴里带着妈妈童年时的故事和对姐姐简·安的回忆,
写下了温迪这个名字。那一晚,温迪推开了窗,彼得·潘从海洋上飞来。
 

  那个从17岁后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变成了彼得·潘,大卫去世后,他就
失去了自己的发育能力。 

  1904年12月27日,彼得大声地问观众:你们相信童话吗?如果相信,请
鼓掌! 

  一阵漫长如一生的沉默后,剧院里掌声如雷。 

  曾经和一位家庭治疗师聊天时,谈到华人家庭里的种种羁绊和成长,她
感叹地说,希望华人家庭里的孩子能挣脱家庭,独立成长,这样的话,家
庭里的问题会少很多。东方的孩子较难离开家庭,孩子的问题与家庭的问
题纠缠不清,而西方的孩子却较易离开家庭,缺少了一个自我成长的参照
。关键的问题是:远与近的动态平衡是一个很难的学问,近了远了都不好
,都要出现个人或家庭的问题。詹姆斯·巴里在中年之后完成了《彼得·
潘》,让那个永远不要长大的孩子去承负自己的幻梦,但他想必深知,自
己这一生都是离不开家庭的枷锁的。 

  2003年的12月27日,《彼得·潘》重新上演,谁能望见一个不愿意成长
的孩子背后那个遥远的家庭? 

 
~~~~~~~~~~~~~~~~~~~~
※作者已于 2004-02-20 14:43:21 修改本文※

~~~~~~~~~~~~~~~~~~~~

========== * * * * *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