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论坛精华区>>影视世界
[289978] 主题: 从《旺角卡门》到《2046》的王家卫
作者: hhd2d (迟到的马贼)
标题: 从《旺角卡门》到《2046》的王家卫[转载]
来自: 218.78.*.*
发贴时间: 2004年10月01日 17:48:51
长度: 7220字
9月20日,《2046》全球首映式在上海举行。9月25日,《2046》又在北京
举办了大型公映会。王家卫的影片从未在中国内地如此大张旗鼓地推广,
王家卫也从未在媒体和观众面前显得如此活跃。
  除木村拓哉和正在美国的章子怡、巩俐之外,王家卫带着他的豪华班
底——梁朝伟、张曼玉、王菲、张震、刘嘉玲、董洁“倾巢”出动,以至
于首映式的女主持将之形容为“以王家卫为核心的2046”。
  就像《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起源于同一个剧本大纲一样,《花
样年华》和《2046》这两个“背靠背”的故事最初源于1997年王家卫一个
名为《北京之夏》的原始创作。尝试过送审报批,并且在北京拍摄一段时
间之后,《北京之夏》却申请不到拍摄许可。由于负责独立监制的泽东公
司是依靠卖“片花”来投入电影实质运作,对于泽东而言,《北京之夏》
放弃,就意味着必须给片商另一部电影交待。而原本《北京之夏》剧本中
原有主角每天买云吞面吃的细节,王家卫将之放大,从而衍生出1999年的
《花样年华》乃至如今《2046》的未来架构。

  今年5月,经过5年的拍摄制作,《2046》终于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
部分观众已经将这部电影视为王家卫对过往创作的回顾与总结,在9月19日
《2046》举行的全球首映记者会上,王家卫在黑云压阵的国际媒体前也坦
承了这一点。“这种题材我们拍了十多年,积累了相当经验,估计以我们
的能力,即使想在近几年突破也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想借《2046》来个总
结,然后开始尝试其他。”
  在9月初的威尼斯电影节上,王家卫与安东尼奥尼和史蒂芬·索德伯格
联合执导的短片集《爱神》首次公映。在王家卫负责的名为“手”的那部
分中,舒缓艳丽的旗袍再一次成了主角。这让不少人担心王家卫的创作团
队会身陷上世纪60年代情绪无法自拔。幸好王家卫说他仍然愿意改变,因
为“追求改变是每一个人的要求”。
  但这种“改变”大概不包括拍摄技巧。慢镜头般拖曳的画面、影片中
的旁白已经与墨镜一起成为王家卫的招牌。《2046》不但有旁白,而且一
开场就来上了一大段。王家卫喜欢让摄影机在拍摄主要人物时,把速度放
慢下来,演员也以慢速表演,而背景人群则以常速行动,用这种差异来体
现人群与角色间的疏离。《2046》中的未来场景则再次让观众温习了“王
家卫式慢镜加印”,王家卫这样解释在未来列车上演员们的表演:“在幻
想部分,演员们在2046年都是机器人,在拍摄时我把摄影机速度放慢1倍,
要求演员每个动作必须放慢2倍,有机械感。”张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慢2倍速流泪是让他最痛苦的部分。
  对于这个被影评人议论、同行借鉴最多的技巧,王家卫式的解答却是
“这么拍是因为胶片不够”。
  王家卫一向与传媒保持着很远的距离,但为了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
影,他却在上海和北京频频出镜。也许同样是由于对《2046》的紧张,王
家卫也前所未有地表现出对传媒评价的重视。
  当王家卫在我对面坐下时,我意识到自己正面对一个“对时间敏感到
任何一根毛孔都会随之颤动”的创作者,于是我的提问也就按照他生命中
一个个精准的刻度来进行。

  1988:《旺角卡门》

  “拍《旺角卡门》之前,我在邓光荣的影之杰公司当编剧。他(邓光荣
)走过来问我要不要做导演,我说好,于是就拍了《旺角卡门》。”

  记者:为什么在1988年,忽然会有一笔投资会让你从编剧直接当上导
演?
  王家卫:拍《旺角卡门》之前,我在邓光荣的影之杰公司当编剧,那
也是规模很大的一个公司。有一天他(邓光荣)走过来问我要不要做导演,
我说好,于是就拍了《旺角卡门》。
  1988年正好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新浪潮(指以徐克、许鞍华、方育
言等人为首的香港新浪潮电影风潮)过去了。从《英雄本色》开始,忽然从
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台湾等地区涌来无数的钱,要求拍摄江湖片
。(只要)你说需要拍戏,就会有投资,市场需要很多很多的电影。
  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候很多新的导演出现,只要你有这样的一个可
能性,他们就会投资去拍。
  记者:《旺角卡门》在今天看来,似乎是王家卫作品中惟一具有完整
叙事的作品。
  王家卫:《旺角卡门》之前,我和导演谭家明曾经合作很长时期,他
当导演,我当编剧。《英雄本色》出来以后,我们在想怎么样把所谓的“
英雄”重新定义一下,我们设想出两个小混混在十几岁、二十岁、三十岁
三个不同时期的故事梗概,后来谭家明拍的《最后的胜利》其实是最后一
部,两个混混都成长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但是他拍完最后这部之后就
没有机会再拍了,因为那个时候市场需要“英雄”,不希望看到这样的“
反英雄”。
  等到我有机会当导演的时候,我就把第二个故事重新拿出来拍,这就
是《旺角卡门》。
  记者:《旺角卡门》和后来的作品相比风格差别非常明显,叙事完整
。这是因为你作为新人导演对于影片整体格局缺乏控制,还是个人的风格
正在逐渐形成?
  王家卫:我不会说《旺角卡门》跟我其他的电影有什么不同,我会说
在那个时间里我能拍的就是那个样子。如果你今天让我去拍,那肯定会不
同,但是要我跳回十几年前去拍,我想肯定还会那个样子。
  记者:你有自己演变的过程。
  王家卫:对。
  记者:从刘德华、张曼玉出演《旺角卡门》开始,你的电影就是明星
云集,到《重庆森林》又开始起用金城武等台湾新人,使用明星是否是票
房方面的要求?
  王家卫:不是的,我从小看电影就希望看到明星,电影没有明星就不
好看,这是我的习惯。所以每当我开始构思一个电影的时候,我会根据梁
朝伟、张曼玉他们的样子去想每一段情节。
  我的电影里没有临时演员,他们表演一定要到位。化妆不能说这是主
要角色,那是次要角色,所以次要角色可以马虎。还有,我喜欢用一些真
实的人,比如剧组中负责服装、道具的人,他们也扮演片中的角色,来和
影片中明星的身份对撞,这个非常有意思。

  1991:《阿飞正传》
  “我们第一天开工,我跟他们说这个电影是有旁白的,所有人就昏倒
了。”
  记者:从《阿飞正传》开始,旁观者觉得你的电影是真正开始进入个
人化创作。
  王家卫:《旺角卡门》很成功,让很多人问我下一部是什么。我就说
一直很想拍一个六七十年代故事,讲几个人共同成长。上一部的背景放在
1960年,下一部的背景就放在1966年。
  香港那时候很多电影都是配音,而我一直不相信配音,我觉得一配音
电影就不好看了。拍《阿飞正传》我就要求同期录音,那个时候基本没有
(同期录音)这回事,连收音设备都是从电台借来的。因为没有先例,电影
出来大家就说,哇,这是怎么一回事,电影怎么会这样。我们那个时候就
是想做到最精致为止。
  所以很多事情我想是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阿飞正传》要是放在
今天就对了,但在那个时代,他们看到那样的阵容,用了那么大的“卡士
”(梁朝伟、张曼玉、刘德华、张学友、刘嘉玲)基本上会想是一个江湖片

  记者:《阿飞》第一集结尾,梁朝伟穿好西装后就再也没机会出现了

  王家卫:对,《阿飞正传》第一部商业上不成功,投资商就不敢拍第
二集。
  我们第一天开工,我跟他们说这个电影是有旁白的,所有人就昏倒了
。那个时候有旁白的电影是三大禁忌之一,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只要有
,别人就说你是闷片。
  记者:徐克做过。
  王家卫:徐克的《蝶变》旁白很简单,讲几几年几月几号,这个人去
做什么,《阿飞正传》大段内心独白让观众很纳闷,问“这是什么”。
  记者:《阿飞正传》票房不好,在当时有“票房毒药”的称号,你又
退回去做《猛鬼学堂》的编剧,在这种情况下,1993年怎样再找到资金投
拍《东邪西毒》?
  王家卫:《阿飞正传》也让我面临压力,香港是以票房论英雄,一部
这么大“卡士”的电影不卖钱,他们会感觉这个导演很危险。我要做其他
电影,投资商就觉得我们给你故事,我们要求你怎么去拍才可以。可我不
相信这一套,我不相信电影只有一个拍法。
  还有最主要就是那个时代的制片人都很懒,什么东西好卖,我们就赶
快照抄一个收钱,但是电影不该只有一个类型。还好我们赶在了“王晶时
代”,你自己做电影也可以,只要你有故事,有演员。我们就开始尝试这
样去做,自己做监制,找演员,拿一个故事卖给制片人,然后做自己想做
的电影。
  好像是从《重庆森林》开始,它去卖埠时我们就说这部戏有林青霞、
金城武,是警匪片,还有动作镜头。那时要卖埠没动作不行。而《东邪西
毒》是紧接在《东方不败》之后,当时警匪片已经没落了,我们就说这是
古装武侠片,还有金庸的小说。
  记者:这种“曲线救国”会否让片商觉得受骗?
  王家卫:片商都不是笨人,第一次他可能会说受骗了,但后来他们都
知道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一些事情是他们估计不到的,一开始《重庆森林
》到韩国,他们以为肯定会亏,结果却大卖。而且我和很多地区的发行片
商都变成朋友,那段时间基本那些地区就是那几个人。后来慢慢地多开一
些市场,我拍戏的压力就不会太大,还有就是片商也知道了你在做什么。


========== * * * * *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