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天中午心里已经不情愿的预料到一天三败的结果,可是心里却有着一万个侥幸认
为至少我们在自己的主场能够拿下对手,哪怕是一个,但是有时候你不得不明白什么叫事与
愿违。
很难明白国际今天场上的表现能同甲A榜眼划上等号,赛前信誓旦旦:“可以输,但不
能象申花在曼谷那样输”,我看恐怕甚至不如那支申花的表现。除了那个“虚拟”的进球让
全场激动了一阵,其余时间我都全然无法集中精力观看场上的比赛,这是典型的教科书般的
攻防练习。看着韩国人半场那几个大象一般身躯的后卫照顾着阿尤,国际人前赴后继的把球
从空中往他们“救星”头上扔去。丢球、反抢、再丢球、再反抢,地道的中国足球风格。还
算他们有点羞耻心,下半场还有过若干次光打雷声不下雨的反击。韩国那身穿绿衣的守门员
舒舒服服的睡了九十分钟。
让我涌起悲壮感觉的就是申花。拥有大半主力的申花把赌注全押在A3上,却输的有些无
语。上半场如果运气好些,申花可以进2-3个球,不过横滨的机会也同样不少。但是至少这
个成色不足的中国冠军有希望同J联赛冠军周旋到底。转折点就出现在第一个莫名其妙的失
球。记得无数名教头或者圈内人士评论中国球员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能自始至终保持高度
的注意力,如果守门员和几名后卫精神上稍微紧张一些,第一个球完全可以避免,而接下去
的发展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申花人还是不会踢球,应了那句“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的话,心态急躁的球员们开始动作粗暴起来,反击时盲目出球,进攻时着了国际队的魔只会
大脚往中路开,上半场那些精妙的配合全然不见。经验老道、技术出众的日本人很聪明的开
始掌握着比赛,并且利用定位球再次把球送入申花的网窝。
凭良心讲,申花队的实力并不逊于对手,而洲际大赛中的稚嫩与赛前准备的不足使得胜
利选择了日本人。当蓝魔悲壮的喊起“吴金贵”时,我才忽然想起:这还是一支没有主教练
的球队。如此一个有实力有经济基础的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在中超开张前的赛前准备上完全
是外行领导外行决策,最珍贵的整合磨合期就要过去了,而眼前的却还是一支支离破碎群龙
无首的迷惘者,全场最佳居然是一个准备与之解约的外援,申花高层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么
?
坐在我身后的是两个日本女球迷,开始时小声戚戚“押买带”从不敢大声言语,因为全
场都是中国人的呼声,然而“卡瓦一”的笑声却笑到了最后,包围她们俩的那么多中国人不
得不选择默然的离开。除去外援的申花队我不知道和日韩比能抵抗到什么样的程度,反正国
际队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了。周围球迷们大骂“打死鬼子!怎么能输给鬼子”的话固然
激进,然而保卫上海、保卫中国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