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精华区>>体育健身>>挖坑拍砖
[102848] 主题: 一等奖的作文~~~~
作者: vagus_zhang (鱼鱼球【滚】)
标题: 一等奖的作文~~~~[转载]
来自: 218.78.*.*
发贴时间: 2003年09月20日 17:03:55
长度: 8412字
忘了vivi拿去参加的是什么征文,好象是飞利浦搞的什么球迷日记之类
据说一等奖是近3000RMB的mp3,呵呵,不知道了:)

                  似水年华・长大成人
作者:cbvivi  日期:2003-08-02 17:20:51  评分:1.83  阅读次数:116
 
    

    星期天,一边上网一边转头看了一眼电视正在直播的甲A,见到安琪正在门前大声
喊着让自己后卫要注意补位。想起前几天看到体育频道做他的一个专访,镜头对着他那
张青春痘日渐示微的脸。
大一的时候我买过一本国奥队的画册,类似写真那种,专门卖给追星族看的,那时候特
别迷张玉宁和李金羽他们。九九年,我十九岁,人生最美的年岁。刚刚千里迢迢一个人
跑来上大学,国奥队在上海的两场比赛还都去八万人看了。说起来,安琪这批人比他们
都还小一批。
    可是现在,连他们都已经长那么大了。


    一九九七年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栏目开播,第一期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伊
基塔在英国的那一次狂野演出,还有就是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那个片头,当时我念初三,
学习成绩中等,中考志愿填的是州外中专兼高中。第二天上午,我和一个好朋友逃掉课
间操,留在教室旁边的天台上,我一边抽烟一边得意的给他描述了这个令人激动的节目
,这个朋友一直以来都是我球场上最好的搭档,左脚踝关节有骨渣,膝盖积水,并引以
为傲。
    后来中考我爆冷考了全州第二名,当时的第一愿望是以后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然后
毕业去当《足球之夜》的主持人,坐胖子张斌的位置。三年高中混完以后,唯一的期待
已经变成了想办法混到北京去找机会要黄健翔的签名。
    北京!令人向往的北京!我要去中央电视台随各个报道小组在甲A赛场之间飞奔!
我要报名参加《幸运52》拿大堆奖品,我要在天安门唱太阳升!
    但是后来具体要填志愿的时候却在复旦和人大的新闻系之间做选择的时间比较长,
尽管当时在别人看来这个选择比较扯淡――我模拟统测总分只有四百出头,数学只考了
三十分。但是,在我那一段人生当中,这个的的确确被我当作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日思
夜想辗转难眠。所以,其实后来也一直是这样,你执着的事情别人未必理解,就这些事
情而言,人和人的确无须做压根无效的交流,抑或沟通。
    最后填复旦的原因是这样的,先是我的一个网虫朋友跟我说,复旦的bbs好像不错
的,
当时关于bbs这东西知道的不多,拨号也只去四通利方体育论坛觉得足协甲A写成猪协假
A十分带劲。但这个建议无疑给复旦加了些印象分。令我费解的是,到今天转头回去看
,日月光华站在1999年,的确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高校bbs而已,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这
个朋友,是从哪里知道它的。关于这个网虫朋友,我想多说几句。该人身体硕长,面容
白净,目前正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专升本以及各类考试,痴迷GBA。
后来我初中的死党从省城昆明回到家乡参加高考,我问他报哪里他说复旦吧,我说那么
干脆我也报吧我们做同学算了。他倚着教学楼走廊上的栏杆,点头说好。
    这个1982年才出生的男生,颧骨突出,面带羞涩,跟女娃说话脸会红头会转过去。
在高中三年在省城的寄读生涯中,一直与我保持着通信联络并写来一些才华横溢十分搞
笑的东西。就是这个人,2003年6月20号在园区8号楼9号楼之间搂着他女朋友跟我说,
他过不了几天要回去云南联通上班了,大家多保重。
    

    高中踢球,发疯一样的踢,蠢到冒着亚热带下午两点的日照三个人跑到球场去练习
传中头球和倒勾射门,由此可以看出,踢球的一个很大目的,纯粹是为了出风头。
在两个膝盖逐渐添满伤疤的某一个黄昏,我终于被召入了校队。
    那时候我担任班里的地理课代表,面对十强赛前国足一场场的热身赛和即将到来的
会考。我校队的教练――地理老师毅然决然的给我开了长期放长假的特许令,于是每次
安排地理复习的晚自修,我都按时离开家到学校,径直把车骑进地理老师的家,开始一
边看球一边帮他看住老师两岁的小孩,十五分钟之后,布置完模拟测验的老师便匆匆推
开门走进来,不等坐下就开始询问比分。
    十强赛后,我在校队的位置一次又一次的后撤,从最初的前锋,到后来的突前前卫
,边前卫,等到我打到后腰的时候,地理老师终于调离了这个学校,这个终日戴着一副
巨大黑框眼睛的矮小中年男子,还没有来得及为奄奄一息的中国足坛贡献一个出色的门
将苗子,就悻悻离开了校队教练的职位。
    高二的时候校队风平浪静沉闷至极,我和另外三个担任主力的好朋友有预谋地退出
了校队,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没有遇到哪怕半点预料中的苦苦挽留,所以我们见机行事的
默默收起了拉风的复出计划,另起炉灶组起了一支球队,球队的名字叫做西南流星。我
拖着一条伤腿的好搭档,因为请大家吃了组队以来的第一次饭,在那次饭局上被推选为
队长。
    像所有踏上足球场就热血沸腾的男孩子们一样,组队买完皇家马德里的球衣分配完
号码以后,我们在业余时间里面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不是讨论战术或者集体训练,而
是扎堆设计进球以后的庆祝动作。于是,在每个星期五下午第三堂课还差十分钟就要结
束的时候,就有十一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蠢家伙心跳急剧加速,只为了要在几个将被
硬拉去看球的隔壁班女生面前打进一球然后开始表演一套冗长而蹩脚的集体舞蹈。
    出人意料的是球队连续几场都与对手互交白卷,终于在不知道第几场比赛中,我接
到一个极好的传球,情急之下没有踢正,球弹在我另一条腿上,缓缓滚入对方大门。当
时大脑瞬间空白,我开始往球场中间急速奔跑,抬起头看着天我想,我现在很激动,我
像初中课本里面学过的范进中举一样激动,喔不,我比他还要疯狂,我是疯狂八神庵!
于是我用双手掩面,对天狂笑,完全忘记了跟他们赛前的约定姿势。接下来,我被一拥
而上的队友们压倒在地,那些准备了非洲原始舞蹈秀的家伙像一个个麻袋一样摞在我身
上,不顾一切用拳头猛击我的背部。回过神以后的我也觉得十分沮丧,但是赛后,一个
被拖来来看球的女生说她看到那个场面的时候觉得我们,非常团结。
    在漂亮的看球女生们一个接一个离开骄阳似火的赛场之后,这个胖女生成为了我们
十月革命唯一的成果,她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球迷,看每一轮的甲A,迷恋谢晖。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本科生活中,都会有且只有一次世界杯。到了我的这一次,决
赛圈中终于第一次有了中国队。
  开始认真看球以后经历的第一次世界杯外围赛,是一九九七年秋天,职业联赛培养的
第一批球员出征十强赛。
    首场比赛,仍然清晰记得家中天花板上缓缓转动的电扇页片,电视上绰绰闪动金州
的人影和比分,跟好友对视摇头的眼神,这些组合在一起,几乎就已经是一个十足漂亮
的长镜头。一九九七年,张斌刘建宏都还在主持《足球之夜》,那个时候他们开始用罗
大佑的歌来为节目做配乐。中国足球一向习惯赋予球迷的愤怒感慢慢被消磨掉,被贴上
哀伤的标签,冷漠和戏谑随之而来。这让我非常中意,沉重感从那一年开始,伴着联赛
一年年增加的年轮,变成一道苦涩的浪漫。
    那一次的整个经历,如同,用淡黄色调讲述教人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的一个悠长
故事。悲恸依然,纵使容颜已改。
    四年以后,职业化联赛半死不活,米卢在全国各地选秀,日本韩国以东道主身份直
接进入决赛圈。分组那天张吉龙抽来上上签,为了表示热烈庆祝,我和室友第二天午饭
的时候各自多打了一个肉菜。结果都没吃完。依依不舍又无奈的看着大半盘都被收走了

    首场比赛当天,在一间只住两个人的学生公寓房间里面,以一台电视机的二十一英
寸显象管为中心密密麻麻挤了十几个人,我坐在床边拼命弯曲膝盖,背紧紧靠在墙上眼
睛死死盯住电视机――基本上大多数房间都有电视机,这样做多半是为了热闹,我明白

    就在遥远的五里河体育场湿润的草坪上吹来的暖风与这逼仄空间袜子和汗水的味道
融合的时候,比赛开始了。
    李霄鹏为中国队打进第一个球的时候整个园区一下子炸了锅,我一下子就乐了,这
才是大学这才是热血沸腾的男生宿舍,当然同时,我得向那张容忍我们上窜下跳的木板
床致以崇高的敬意。
    详细回忆起来,这一届外围赛很有趣,印象特别深的比赛只有三场,除了上面描述
的第一场之外,还有一场比赛我们是在长江上面看的――当时班里去三峡实习,沿着长
江逆流而上坐一个星期的客轮去重庆。那天看球是在老师的二等舱里面,也是非常拥挤
,电视特别小,是个客场,而且赢球了。
    再然后的一场,是确定出线的那一场关键比赛。从不放我们轻易进城的老师那天开
恩把全班拉到万洲,结果那天,还是很挤……在太白宾馆的两个标间里面,二十个人。

    终场哨响起来的时候,宾馆外面的街道上冲过举着红旗的球迷,头上扎了带子,写
着中国队万岁,有人哭了眼泪流得满脸都是,有人乘机抱住女球迷吃豆腐。城里相当热
闹,我们乘机怂恿老师带我们去吃消夜,虽然比赛结束刚半小时,但酒吧里的电视,已
经开始在放冗长的出线专题片。
    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只看了十年甲A,只踢了十年足球而已,别人怀念马拉多纳和巴斯滕的时候我总是
愣愣的笑着说我从未看过他们踢球,完全谈不上任何的资历。足球,只是一项蕴含了最
简单纯粹的快乐的运动吧。
    时至今日我已经完全背弃了高中时信誓旦旦的第一主队皇家马德里,转投他的死敌
巴塞罗那。因为事实上我一直迷恋的都是张狂致死的角色,比如禁区左边的德尼尔森,
比如篮球场上的贾森威廉姆斯。时间总有一些人,他们身上背着燃烧的宿命,像流星一
般飞向未来。
    就是这样,电视上忽然正出现长大成人的安琪,不禁令我黯然神伤。
    看见别处有自己以前的影子远比看见自己将来的模样更具震撼力;我想说的是,看
见一瞬变大的小孩比看见一天天老去的大人更容易让你觉得,年华流转。
    所以看《牯羚街少年杀人事件》也好,听《白衣飘飘的年代》也好,青春其实在每
个人心中都留下过同样的笔触。
    所以我一直相信这样一件事,我们能容纳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比如年少轻狂,比如
爱与哀愁,比如,比如酒精。
    我经常想起跟我一起踢球看球的弟兄们,如今他们像记忆碎片一样散落在四面八方
,不知所踪。回忆也像每次看完球后的啤酒瓶一样东倒西歪七零八落。
    不要用水跟酒比较谁越陈越香谁越喝越暖。闭上眼睛想象被水催眠被水包围,在水
中沉溺。你有没有想起,王小波他说,他说一个人的怀念与回忆,就好象是一动不动的
躺在水底,看着水面上的树叶和一些东西漂过去,就这么漂过去。
    漂过去。




~~~~~~~~~~~~~~~~~~~~
生活的意
========== * * * * * ==========
上级目录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