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精华区>>枫林视点>>观点
[67489] 主题: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无比神圣的,但医生需要更 ……
作者:  (toad)
标题: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无比神圣的,但医生需要更 ……[转载]
来自: 61.170.*.*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02日 21:13:07 (UTC +08:00)
长度: 3202字
无论至于何处, 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 身,
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之事。”"200多年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在非典期间再次被人们
广为 流 传。“无私献”、“白衣天使” 这类的赞誉声向医生们扑面而来,可这些被赞誉
的人们 呢,此刻在想些什么?“非典前后,我们的工作没有改变,但为什么我们境遇却
改变了 呢?” 许多普通医生这样对记者说。在他们的心里,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无比神圣
的,但除了誓言, 他们需要更多……
   一对小夫妻认为学医价值难以体现王亮和沈岚( 应被采访者要求,使用化名)毕业
于上 海 第二医科大学,1994 年至1999年这5年间,两个人从同学变成了恋人。王亮毕业
后,被招入 二 医大附属的某三级医院,并按惯例,在医院内各科室间进行为期3 年的轮
转。2002年9月,轮 转期满,医院将他分入外科,一个让许多学医的学生羡慕不已的科
室,可他却出人意料地辞 职 了。更令人诧异的是,王亮这批分入外科的7 名医生中,只
有"2人目前仍在为这家医院务。
其他的5人中,除一人继续进行医学深造外,另4人都放弃了苦读5 年的医科,转行了。
为什 么? 王亮听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是: “价值得不到体现!”医科大学在1994 年
高考的 时候,竞争仍是非常激烈的。王亮的家庭为了让他当医生,费尽心计让他转入升
学率较高的 学 校, 而如今, 这一切似乎变得毫无价值。“更让我灰心的是, 看不到希望
。”王亮说: “其实,医生间的竞争很大, 特别是三级医院。要出人头地, 就需要花费
很大的代价和努力。 我不是不愿意努力,可是压力真的太大了。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
就等于拿着病人的性命呀!医生是高技术行业, 却也是高风险的,然而现在的情况根本
无法体现应有的价值。”妻子沈岚用自己的稳定支持丈夫的离开。“我也曾想离开,但
家庭需要有保障。” 沈岚是某区中心医
院的内科医生,她深知丈夫的苦处。一次,在急诊室当班,一顿晚饭的功夫, 竟然来了
5辆救护车,忙得她不可开交, 还要被家属指责。“ 现在我们科室都是承包核算,人员
定编定岗,住院医生不够用,但为了待遇好点,大家只能辛苦一点。” 现在沈岚每4天
就要上一个夜 班,每月收入是2000 余元。 不少院长不让亲戚考医王亮和沈岚的情况并不
是独有的现象。北京市医师协会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 从1997 年到2001 年4 月,北京274
2 名医生离队。一位复旦
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说, 他们曾对刚进校的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有40%的学生表示
医学并非是他们理想的专业, 或者说他们将来并不想当医生。采访中, 一位老教授告诉
记者,有亲戚高考前来询问他的建议, 他第一句话就是“ 不要考医。”这位老教授曾经
当过某三 级医院的院长,他的女儿在国外当一名普通的医生。一年的收入超过了他这辈
子的收入。老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医患矛盾越来越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我认为
这是我们的机制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只是呼唤医德和医风建设,而是要从深层次去寻找
原因。”另一位现任院长支持老教授的说法, 他也是不让亲戚考医的院长之一。他说,
我鼓励合理的流动, 能进医学院的学生大多都是优秀的学生。如果他们觉得当医生不合
适, 就应该去找合适的岗位, 那样, 他们的社会价值将得到更大的体现。“我支持流动
,却也担心我们的事业。好医生流失了, 医院怎么办?” 这位院长告诉记者, 国外医院
的赢利, 大多数用于改善医生的待遇, 这令医生在许多国家成了高收入的代名词。可在
国内, “ 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大幅度提高医生待遇的条件。”这位院长说: “ 目
前, 我国的疗制度正处于转型期间。矛盾其实非常突出。但现在, 无奈的声音超过了变
革的声音。这样下去影响会更大, 医患矛盾还将更突出。”
  在抗击非典激动人心的歌声里,人们正感受到振奋、无私和崇高。但是这有意无意地
****
了一部分不那么美好的事实。公众看到的只是繁花似锦。但另外的事实呢?我们该
怎么留住我们的医生,让希波克拉底誓言长久地在我们生活中熠熠生辉?
========== * * * * * ==========
上级目录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