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在实验室的电脑上看到,新发现的两起起SARS疑似病例居然都来源于实验室感染:
安徽患者宋某,女性,26岁,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3月7-22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学习,3月23日乘火车返回安徽合肥。3月25日出现发热等不
适症状,后乘火车返京,3月29日到北京市健宫医院就诊,以肺炎入院治疗。4月2日乘火车
返回安徽淮南,在淮南矿二院治疗。4月4日以病毒性肺炎转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继
续治疗。患者魏某,为宋某的母亲,3月31日以后一直陪护宋某。4月8日开始出现发热症状
,以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治疗。4月19日,魏某病情突
然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卫生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非典预警机制。4月21日,安
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显示患者宋某非典血清抗体IgG阳性,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检测复核,显示非典血清抗体IgM、IgG总抗体阳性。
然后又看到:
北京市23日新报告1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患者杨某,男,31岁,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博士后。4月17日发热,4月22日收治地坛医院。北京市
根据杨某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诊断其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结果因为这件事,“卫生部已经部署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实施封闭,
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观察措施,组织专家对实验室实施采样检测,追查感染来源……卫生部
要求进一步加强非典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并派员现场督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想想真是哭笑不得,应该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传染病研究实验室之一,拥有P3实验室的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然成了令人担忧的传染源,被“实施封闭”,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
新闻里没有说事件的原因,究竟是实验室本身安全技术条件不够,还是防护措施不当,或者
是被感染者的疏忽大意……只是,那些在印象中一向认为是最严谨最科学的地方,也因此蒙
上了一层阴影。从去年SARS以来对中国真正科研水平的种种质疑的感觉,因为这件事又再一
次浮了上来。
由此想到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相关实验室,有多少正在从事SARS,AIDS,乙肝等
传染病的研究,其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科研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恩,但愿这只是一个意外的意外,祈祷中……
~~~~~~~~~~~~~~~~~~~~
~~~~~~~~~~清斯濯缨,濯斯濯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