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精华区>>枫林视点>>校园文化
[34684] 主题: 关于两校合并的提案
作者: parphy (parphy)
标题: 关于两校合并的提案
来自: 61.171.*.*
发贴时间: 2002年12月30日 16:18:16 (UTC +08:00)
长度: 6926字

融合、学术交流、活动交流、交通问题、思维模式、人员结构


通过我们的提案想对两校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兼具合理性和实用性
的建议,促进两校区的完美融合。


融合
建国5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复旦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而第三次机遇就是
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历史上第一
次有了医科,学科门类比过去更齐全,综合实力比过去更增强,更具备向世界第一流大
学迈进的必要条件。两校区的融合是为了建立一所有别与以前的新复旦,为创建世界一
流大学而共同努力。现在我们还处于磨合期,为寻求真正的融合,必须寻找融合的契合
点,即寻找其中的共通性。例如复旦的学风:“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与原上医所秉承“
治学严谨、学风浓厚”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希望学校在两校区的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建
立在学术、活动、信息、思维模式及人员结构各个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其中的契合点。
最终使两校区的融合不仅是学科交叉强强联手,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使两校区的同学
都以自己是复旦人而骄傲。
a) 学术交流
复旦的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望而近思
复旦的学风: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
星空讲座。肯定其意义,希望丰富其内容。
在枫林校区设立更多的公选课。
01级的一些同学作校车去复旦听一些课。
增加人文气息
最近,著名学者珍妮。古道尔来访复旦,邯郸校区的同学有幸聆听了她的讲座,而枫林
校区的同学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希望学校能够在枫林校区开展大师级的讲座,或者利用
现在已有的远程教育的手段,共同开拓两校区复旦人的眼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枫林
校区的复旦人将不会为听不到霍金教授的讲座而烦恼。
b)活动交流
活动充实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现在枫林校区的活动还不能与邯郸校区形成一个有
效的整体。所以我们想从社团活动,复旦节日等有限的方面探讨这个问题,提出我们的
建议。
社团活动是复旦大学的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方面,学生会枫林校区办公室
社工委努力起到协调的作用,为各个社团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两校区的社工委也通力
合作成功举办“社团进社区”“社团节”等活动。但是,社团间的交流还不够充分,希
望邯郸校区有更多的社团在枫林校区建立分会或者与枫林校区的已有社团建立对应关系
,将两校区的社团文化互补融合。在这个方面,面枫林校区笛箫协会和邯郸校区的少龙
拳社作出有益的尝试。另外,社工委的一些规定有局限性:如同类社团不得成立,这条
规定有效避免“撞车”;但是这一条却极大的限制枫林校区新社团的成立,不能使枫林
校区的社团做到吐故纳新。所以希望将来在制定这些规定时,也能考虑枫林校区的特殊
因素,使社工委能够为两个校区更好的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团将在两校区的校
园文化闪现更为亮丽的光彩。
复旦大学有五大传统节日――新生节、社团节、图书文化节、文化艺术节、复旦人节。
这五个节日是复旦校园文化的精粹,包含了复旦传统特色活动和精品项目。但是,在枫
林校区由于合并不仅,尚未完整感受到这些节日气氛。学生会枫林校区办公室已经作出
了不少努力,今年开展了“复旦人节”“新生节”“社团节”,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规模
有限,这些节日活动两校区还缺乏交流。如果在活动展开注意同步性,内容保持一致性
,活动过程互动交流,在将来活动的效果会更好,而复旦传统的文化理念也会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枫林校区也有不少的文化节日,如上海医学院的“学术节”,公共卫生学
院的“十月枫”,中山医院学生会的“九月钟林”。这些文化节日也体现了枫林校区的
一些传承文化。特别是上海医学院的“学生节”在今年四月已在邯郸校区举行过一次,
也使邯郸校区的同学体会了来自医学院的新鲜感觉。两校区的融合是为了建立一所有别
与以前的新复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努力。所以活动的交流不仅是把邯郸校区优秀
的活动请进来,也是将枫林校区优秀的活动在邯郸校区进行推广,使得复旦的节日的多
元性得以丰富、具有更广泛的覆盖性。我们真诚的希望复旦大学的节日成为我们两校区
共同的校园文化活动庆典,而它们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的覆盖性又让整个复旦校园充满
生机和活力。

c) 交通问题
邯郸与枫林校区有地域的隔阂,但是可以通过便捷信息交流来弥补。

d)思维模式
现在两校区的融合正在处于磨合期,两校区的思维模式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也是情理之
中的事。我们分析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两校区的生活学习氛围差异、(二)缺
乏沟通。
其实,在枫林校区思维模式的冲突已经凸现,作为00级五年最后一届只在枫林校区生活
过临床专业的学生,我向来认为枫林校区的文化是一元性的,因为医学院(及其他三个
学院)不同于邯郸校区各个学院多种多样的就业倾向,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塑造一名医
生(护士或从事卫生事业的工作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原医学院历届领导和专家教授
都非常重视和维护“治学严谨、学风浓厚”的传统,所以无论如何专业学习永远枫林校
区的第一要务。而丰富的课余活动及社会工作只是为了完整学生的人格,能为社会作出
更多的贡献。但是我同几位在邯郸校区待过一年的同学沟通后,我发现我的观点不完全
正确或者说过于局限。从01级学弟学妹的眼中,在枫林校区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是像我这样志愿一生从事卫生事业的学生;另一类,则是将来只想以医学作为其就业
背景未必从事卫生事业的学生。前者以99,00为主,而后者在01级学生占了不小的比例
。因为01级有不少同学是在没有进入医学领域心理准备而被调剂到医学专业。所以原本
的一元枫林校区文化,正在悄悄的融入来自邯郸校区的多元因素。恰恰是如此,01级的
同学扮演了促进两校区交流的作用。随着一届又一届来自邯郸校区新生的到来,我们不
能否认枫林校区的文化正在从一元的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型。我觉得只要引导得当,这样
的多元文化的趋势并不会对枫林校区的学风产生冲击,而有助于开拓枫林学生的眼界、
提高枫林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枫林校区建立新的局面。
但是建议学校能够为枫林校区作两件事:
一, 建立更有效的沟通途径,让更多的邯郸校区的同学明白医学、护理、公卫及药学
专业的特殊性。这样枫林校区的神秘感自然消失,使我们校区的学生以普通身分与广大
的复旦人交往。我们认为,这样的沟通可以分成两步:首先,让学生枫林校区办公室联
合四个学院的团学联充当宣传者,将枫林校区的情况介绍给住在邯郸校区的医学院及公
药护(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的学生,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学习的枫林校区
有所了解。再则,由医学院及公药护的新生在邯郸校区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枫林校
区介绍给所有生活学习在邯郸校区的复旦人。
二, 建立一条有效的分流制度,例如设立第二专业。
有人说理解万岁,所以如果两校区沟通的深入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两校区存在隔阂
的根源所在,消除以前的误解。另外,随着一批批的枫林学子经受邯郸校区的文化熏陶
一年之后,枫林校区的生活学习氛围正在悄悄改变。希望枫林校区在保持原有的严谨学
风同时,能融入更多的诸如“博学而笃志,切望而近思”、“通才教育,按类教学”复
旦思想。
e)
编制方面:
现状分析:目前,枫林与邯郸校区的融合在编制方面还没有达到统一。比如学生会与团
委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体制,成绩与级点的评定方法等。一下我就从这四个方面
谈谈在如何编制进一步融合。
1. 学生会与团委的关系:在邯郸校区,是有团学联编制的,团委工作与学生会工作相
辅相成,自成体系。而在枫林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在这方面的编制与原复旦大学截然
不同,所以目前就有许多交错的地方,责任不清,也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
2. 学生与交流体制:作为学校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比如在老师评
定学生的德育分,学生评定老师时,彼此都缺乏更进一步的沟通与了解。枫林校区主要
是医学,药学,公卫,护理等专业,在专业学习中都一定的特殊性,课业也非常繁重,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更有效的学习就需要师生间的共同探讨。
3. 成绩与级点的评定:这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在统一两校区成绩评定方法上,
我们就应该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医学生的学习本来就非常枯燥,邯郸校区某些同学3.
9的级点更是让人望尘莫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有一定的不公平性。而且,枫林
校区的级点是不看比例看分数,90分以上才是A,不及格也没有限制,这些都需要一个
统一的规定使复旦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 人员结构
处理好学生会枫林校区办公室与复旦大学学生会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会枫林校区办公室与枫林校区四学院团学联的关系
建立推荐制度,可以使人才培养做到一贯性

========== * * * * * ==========
作者: leafout (大胃2002)
标题: RE:
来自: 61.171.*.*
发贴时间: 2002年12月30日 22:08:07 (UTC +08:00)
长度: 22字
一套一套说的我只好点头
========== * * * * * ==========
作者:  (源源)
标题: RE:
来自: 202.120.*.*
发贴时间: 2002年12月31日 13:11:58 (UTC +08:00)
长度: 44字
你很强耶!有些东西我们也只好希望有了(奢望)
========== * * * * * ==========
作者: ELISA (ELISA)
标题: RE:
来自: 203.95.*.*
发贴时间: 2003年01月07日 14:28:51 (UTC +08:00)
长度: 501字
与其说这是与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代会提案
我觉得这更象是一分学生会的工作计划
这里面真正让普通学生关心的似乎只有成绩和基点这一条
在一个枫林校区普通学生看来,也许这里的管理,后勤,师资,教学方面的问题远远要
比校园文化来得切实得多也重要得多――我不相信当初提案征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只
去关心校园文化而对身边每天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们好象还没有生活在天堂
里吧?

我还是想问一下当初究竟征集到了哪些提案呢?


~~~~~~~~~~~~~~~~~~~~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心去想


~~~~~~~~~~~~~~~~~~~~

========== * * * * * ==========
上级目录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