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学术热点>>文摘区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thers/others/(八面来风)
[115516] 主题: 吴健雄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作者: KID_1412 标题: 吴健雄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转载]
昵称: 无知・实验室的小土豆 来自: 218.78.*.*
经验值: 83800 发贴时间: 2003年10月23日 23:57:30 (UTC +08:00)
等级: ★★★☆☆ 长度: 7351字
发信人: bert (tim), 信区: anti_rumor 
标  题: 吴健雄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ue Oct 21 22:33:37 2003), 本站(ytht.net) 


健雄在1月2日那天,回到华盛顿DC的国家标准局。她和四位合作者再次详细核验他们的实验
。吴健雄说,由1月2号到8号,是他们实验工作最密集的一段时间,他们一次一次地把温度
降到液态氦的低温,检验所有可能推翻他们结果的因素。那时候,研究生哈泼斯总是用一个
睡袋睡在实验室地板上,每当温度降到所需的低温,他就打电话通知吴健雄和其他三人,在
寒冷的冬夜里,赶到实验室去工作。 

到了1月7日,有关李德曼、加文利用π介子衰变成μ粒子再衰变成电子和中微子的实验成功
的消息,已开始广为流传,国家标准局的局长等高层人员,也都打电话来探询吴健雄的实验
结果。 

吴健雄在另外一个实验已证实宇称不守恒的巨大压力之下,一点也没有掉以轻心,继续进行
各种仔细的查证。1月9日清晨两点钟,他们终于将预定要进行的实验查证全都做完,五个从
事这项实验的科学家聚在实验室中,庆祝这个科学史上的伟大时刻。哈德森笑着打开他的抽
屉,由里面拿出一瓶1949年份上好的法国红酒和几个纸杯放在桌上,然后他们为推翻宇称守
恒定律而干杯。 

第二天早上,他们做实验的低温物理部门其他实验室的科学家,走过他们的实验室,十分惊
讶于他们实验室中沉静而轻松的气氛。他们走进来看了一下实验室中的垃圾桶,恍然大悟地
说:“好了,β衰变中的宇称定律已经死了!” 

吴健雄的实验完成后,他们也要准备写一份报告论文。由于吴健雄是这个实验的提议人,对
这个实验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在实验接近尾声时,她便已独自完成了一份报告。实验做完后
的那个星期天,国家标准局的四位科学家和吴健雄坐下来,正准备谈报告论文的事,却看到
吴健雄已拿出了一份写好的论文,对于吴健雄没有和他们作任何讨论便写好了报告,都感到
有些意外。原先他们心中总认为这是一个彼此合作的实验,但是现在他们才发现,在吴健雄
心中这是她的实验,其他的人都是给她帮忙的。 

除此之外,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对报告的写法也不满意,他们认为吴健雄在报告中只谈杨、
李的论文以及她和他们两人的讨论,对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全然不提,但是到后来并没有人
能改变吴健雄已写好的报告。 

再者是要决定作者姓名的顺序,有人说按英文字母顺序,如果是这样,安伯勒将在首位,吴
健雄就在最后面。对此,吴健雄用她惯常表示反对的深长叹气,表示了意见。安伯勒说,于
是他像“一个有教养的英国绅士”出来打圆场说,把吴健雄被在首位,然后我们四人的名字
在后,这样一来没有人再反对。于是报告论文的头一个作者是吴健雄,并注明她是来自纽约
市哥伦比亚大学,然后是国家标准局的四位科学家,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后。 

吴健雄等人的实验报告论文,在1957年的1月15日寄到《物理评论》,早他们几天完成的李
德曼等人的实验,由于是得知吴健雄有了肯定结果才开始的,所以也等到同一个时间才寄出
报告论文,李德曼、加文并且在论文末了说明了这个原委。这两篇论文同时到达《物理评论
》,并且同样在2月15日那一期刊出。 

吴健雄在完成实验后,有两个礼拜时间完全无法入睡。她一再地自问,为什么老天爷要她来
揭示这个奥秘?她说:“这件事给我们一个教训,就是永远不要把所谓‘不验自明’的定律
视为是必然的。” 

1月15日,也就是吴健雄以及李德曼、加文等人两篇历史性论文寄到《物理评论》那天,哥
伦比亚大学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他们为这项新的发现举行了一次记者会,哥大物理系
当时资望最高的拉比,在他带薪休假的麻省理工学院接到电话,要他回来主持这个记者会。
记者会是那天下午两点在普平物理实验大楼举行,和这个科学新发现有关的哥大科学家,包
括吴健雄、李政道、李德曼、加文等人都出席了。 

第二天,在世界舆论界享有崇高地位的《纽约时报》,以头版刊出了新闻,报道这件科学大
事,他们用的标题是“物理的基本观念宣称已经由实验而推翻”。 

另外美国一些重要的杂志如《时代》、《生活》,也都大篇幅地报道了这个科学上的大事。
在这些报道中,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提出理论构想的科学家,自然是主要人物,而最先做实
验证明他们想法的吴健雄也得到很高的评价。 

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他们的实验室,重复这个重大的实验,吴健雄接到
无数的询问,也得到许多的道贺。 

1月30日,美国物理学会在纽约市的纽约大饭店举行年会,参加的物理学家超过三千人,创
下了纪录,原因完全是由于宇称不守恒这项新发现的缘故。在年会最后一天的特别讨论会上
,吴健雄报告了她的实验,同时杨振宁、李德曼和泰勒格帝也在会中作了报告。 

由于这个科学发现的影响深远,所以吴健雄立即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
述她的实验,这使得一向不喜欢旅行的吴健雄,来往奔波得很厉害。 

那年4月,第7届的罗契斯特会议,吴健雄也被请去演讲,本来罗契斯特大会是粒子物理学家
的会议,以讨论强相互作用为主,吴健雄一直是研究弱相互作用的,不在那一个领域,因此
吴健雄在演讲中曾如此说:“我来到这里,是由于弱相互作用的力量。”那一年吴健雄的演
讲旅行,并不仅限于美国,还到了瑞士、法国、意大利,还有以色列等地访问,所到之处都
受到相当的瞩目。 

1957年10月,吴健雄在纽约州北部一个大学讲课,突然有电话打来找她,通报的人说是奥本
海默打来的,奥本海默告诉传话的人,说他等在电话那边,待吴健雄讲完课再来听。奥本海
默在电话中告诉吴健雄说:“基基(Gee Gee),杨振宁、李政道得到了今年的诺贝尔奖。
”那时候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的奥本海默,为此还特别举行了一次晚宴,邀请吴
健雄和杨、李等人参加。 

奥本海默的那次晚宴在普林斯顿举行。他在晚宴前聚集大家在图书馆中,先做了简短的讲话
。表示这次宇称不守恒有三个人功劳最大,除了杨、李之外就是吴健雄;他特别强调不可忽
略吴健雄的贡献。随后晚宴时,奥本海默特别安排吴健雄在他身旁,显示出对她的赏识和照
顾。 

那一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没有把诺贝尔奖颁给吴健雄,使得许多人感到意外
和不满。许多大科学家都公开表示了他们的失望和不以为然。1988年得到诺贝尔奖,和吴健
雄在哥大有长时间同事情谊的史坦伯格就以为,那年诺贝尔奖没有同时颁给吴健雄,是诺贝
尔委员会最大的失误,原因是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是却是吴健雄做实
验发现的。 

吴健雄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诺贝尔奖,也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和猜测。由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得
奖人甄选资料,要经过50年才解禁,公开供学术研究,因此除非到公元2006年以后,恐怕还
不能弄清楚吴健雄为什么没有得奖。但是有些说法,却也许能为这件事提供一些解释。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规定,在同一个项目中得奖人每年不得超过三人,本来如果将吴健雄列
入和杨、李一同得奖,也正好符合这个规定,问题出在和吴健雄合作的科学家身上,特别是
她的主要合作者安伯勒。 

安伯勒是出身牛津低温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这个实验中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吴健雄在
美国物理界名声太大,实验结果出来后,一般人只要提起实验总是提吴健雄,而她演讲中提
到这个实验,也只是用吴健雄等人(Win et al.)一语带过。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都以
为,这是一个双方合作的实验,没有他们发展的低温原子核极化技术,这个实验根本做不起
来。 

他们以为,由于当时吴健雄在哥大环境中的压力,以及亟想做出成绩的心理,也许使她不太
愿意把荣誉给予她的合作伙伴。可是整个科学界对这个实验的看法,都倾向完全归功于她,
似乎也可以由一个故事看出。 

和安伯勒等人有合作关系的田默,在宇称实验做完后不久,正好到哈佛大学参加一项讨论会
。有人对他说:“看看,这个实验刚做出来了。”田默说:“哪个实验?”那人说:“就是
在哥伦比亚大学做的那个宇称实验。”田默说:“哥伦比亚?那是在华盛顿国家标准局做的
。”“算了,国家标准局?”田默反驳说:“你完全弄错了。我曾经在那里,他们告诉我正
在那里做那个实验。” 

田默对于这种普遍的认定十分不以为然,因此后来就在一份杂志中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这个
实验结果没有国家标准局是做不成的观点。除此之外,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也对整个事
情的归功于一方,感到十分愤怒。安伯勒和哈德森两人的老师,英国牛津低温物理实验先驱
柯提,也对于出身于他门下的低温物理学家未得到应有的荣誉而感到不快。 

由于有这样的争端,加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英国科学界和瑞典一向关系密切,因此英国方面
的意见,也许曾经发生过作用。 

吴健雄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多年来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1989年1月,她在回复史
坦伯格的一封信上,除了恭贺史坦伯格1988年的得奖,也对于史坦伯格在信中,以及在《科
学》杂志文章中对她成就的赞扬,表示深受感动和极为感谢。吴健雄在信中说:“像你这样
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
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
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
深地伤害了我。” 


========== * * * * * ==========
每页条 |◀ ◀ 第/1页 ▶ ▶|
Top

| 用户注册 | 密码重置 | 在线用户 | 常见问题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显示基于用户时区设置:Asia/Shanghai (UTC +08:00)
页面运行使用32.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