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相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unter strike associated post traumatic stress d
isorder,CS associated PTSD),是由于在CS中多次受打击、受蹂躏、受摧残之后所引起的
一种对游戏的双向偏执(狂热的痴迷和极端的憎恶),伴或不伴发对CS高手程度不一的恐惧
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病在CSer中的发病率可以高达42%,在菜鸟中的发病率更是居高
不下。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在研究中。
发病机制:
此病多好发于战龄较低的菜鸟。个性自负、脾气暴躁为易感因素。常继发于被高手打击
之后,突然对自己失去信心,伴或不伴发对CS高手程度不一的恐惧感。部分菜鸟在转入闭关
研习之后两周,自感水平大有长进,急切寻找高手对弈,求胜心切。此类患者一旦受打击发
病,预后不良。
临床表现:
根据CS research center的建议,可将本病分为五期。
1 仅有微妙的心理变化,多表现为急躁、紧张、多汗、乏力等症状,及时采取干预之后
可明显好转。
2 患者常有异常的过激行为出现,如跺脚、骂人、扔鼠标、砸显示屏……此类患者尚处
在理智的边缘。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幼稚,但往往会以这种方式作为发泄。
3 该期患者精神状态不佳,在CS中表现出节节败退,战术明显单调,射击的准确度也大
打折扣。若进入此期,往往提示有不可逆性病变。原因不详。
4 若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在游戏结束后多会出现如梦魇、澹妄、躁狂等严重精神障碍倾
向。此时患者往往会对CS高手充满莫名的恐惧,对自己则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希望借助
于跳楼、悬梁等方式加以解决。
5 患者无法继续游戏。挂枪。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人的典型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多不难诊断。需要与之鉴别的疾病包括:
1 先天性自信缺乏:表现出非特异性自信缺乏,此类病人往往学艺不精,生活缺乏自立,虽
然在本病的发病进程中患者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自信缺乏,但是往往会被继发的澹妄、躁狂
等精神障碍倾向所替代。
2 躁狂症:此类病人往往表现为脾气暴躁、争强好胜,在游戏中的表现倾向于炮灰型。鉴别
要点:CS associated PTSD患者往往只在游戏中才会有上述临床表现,并且起病常有明显的
诱因。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休息:暂时停止游戏,调整心态,等心情恢复后继续战斗。
2 饮食: 适量补充水分和能量,但慎用刺激性的饮料。
3 适当的心理锻炼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4 去除与本病相关的诱因。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治疗应该早期干预。干预开始的时间与疾病的进展程度呈负相关。
二、对症治疗
1 轻度的过激行为可采用电击、针扎等行为治疗。
2 对于情绪低落者,心理暗示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尚没有任何循证医学的证据认
为药物抗抑郁有效。部分患者发病后会找比之更菜的菜鸟以培养自信。此法虽能在短期内改
善病人的症状,但并不改变病人的远期预后。
3 对于进入第四、五期的患者,需严密监视其日常举止,以防不测。
三、对因治疗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不同作者报道的效果多有差异。一般建议:暂时停止与高
手对弈,认真研习战术和枪法,与水平相当的CSer切磋。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认同这种观点
。
预后
及时心理调整,本病可迅速恢复,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若不采取任何干预手段,
本病治疗率明显下降,甚至可在短期内急转直下,预后不良。
--
天堂的门太窄,所以我需要减肥。
--
--
※作者已于 2004-08-29 10:35:09 修改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