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心情驿站>>讨论区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idea/lightinmind/(点一盏心灯) |
[119022] 主题: 生于80年代初 |
作者: carfjin |
标题:
![]() |
|
昵称: JL | 来自: 218.78.*.* | |
经验值: 1494 | 发贴时间: 2003年10月31日 21:34:34 (UTC +08:00) | |
等级: 小有作为 | 长度: 2064字 | |
![]() |
最近,发觉讲述70年代成长经历的文章特别多... 曾经,也看过60年代人的回忆录,那被称为理想的一代。 其实,每一年代的人群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或许,上了20岁以后,特别是踏进社会之后 ,就会比较容易怀旧,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怀念清新纯洁的校园生活...现在,该是 轮到70年代了吧! 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与70年代末的还是有挺多相似点的,读着他们的文章,常有一种 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回想自己的童年,物质虽不丰盛但精神却充实的80年代,尽管当时年纪小,很多事不懂 ,但毕竟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总会受到点影响的。理想主义的种子已播下(虽然注定更多 会面临夭折),只是能否发芽要取决于环境和个人感受力了。 80年代,虽然我们的国家进行着激烈的变革,但生活只是渐进地变化着,我们仍然使用 着70年代的课本,老师时刻灌输着理想主义式的理念,天真的我以为,生活就该如此,并以 此而自豪。总会在作文的结尾慷慨激昂地写上,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祖国为人民好好学习! 就在不经意间,忽然发觉身边的事有太多和书上写的不同,即使教育改革已启动,教材 也换了...猛回头,才发觉生活飞速地向前冲,从不问我愿不愿,过往的一切已不再! 在这个浮燥喧哗的年代,我们常常来不及思考,就盲目地跟随潮流,我们的声音常常来 不及被听及,就被淹没在四周的喧闹中。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所做之事有多少是我们自己 想做的。肩负着父母殷切的希望,小小年纪就把课余时间献给了书法美术钢琴英语等等等等 ;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得不把应试放在首位,大学扩招,总算挤过了独木桥,却发现 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今后的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唉,在社会转形期成长的一代 ,成了免费的试验品。 我有时会羡慕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总有一种共同的 信念共同的坚持作为时代的标记深深地烙在身上。可我们呢,就在我们跨入少年时,这社会 从追求统一瞬间变为崇尚个性,很多事变了,很多人变了...分化,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迅速 进行。常有人称80年代出生的为新新人类,但我始终对此很反感,那仅是一部分罢了,并不 能代表全部。除了左右逢源的新新人类,还有这么一类人,当年理想主义的种子深深地扎在 了幼小的心灵里,即使面临严酷的现实,仍然生根发芽,不喜欢当前高速淡漠的生活,怀念 以往单纯的日子,他们始终在现实和理想两端徘徊。大部分的人,处于两者之间,过着现实 而无味的生活。 生于80年代初,共同的或许只有挥之不去迷惘和郁闷...sigh |
|
========== * * * * * ==========
|
作者: peloponnese |
标题:
![]() |
|
昵称: larva_migrans | 来自: 218.242.*.* | |
经验值: 6280 | 发贴时间: 2003年10月31日 22:24:11 (UTC +08:00) | |
等级: 精于此道 | 长度: 796字 | |
![]() |
是真的,我还记得语文课本教拼音“s”的时候,用了“拾麦穗”的一张图,可是当时
一起上课的我和我的同学、可能到现在还没见过麦穗长什么样呢。
从前的课本上这些简单朴素的插图,现在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那种生活,在我的想象
当中,是“有节制的快乐”,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呢,就像我现在坐在电脑前,不由自主地开
窗口关窗口,每次都弄到厌烦才罢手,没有节制的快乐很难不“乐极生悲”的罢。
也许我这种怀旧的情绪,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不过是“小市民的伤感”罢了。没有什么能
阻挡现代化的脚步。
=============================
JL在其大作中写道:
80年代,虽然我们的国家进行着激烈的变革,但生活只是渐进地变化着,我们仍然
使用着70年代的课本,老师时刻灌输着理想主义式的理念,天真的我以为,生活就该如此,
并以此而自豪。总会在作文的结尾慷慨激昂地写上,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
活,,为祖国为人民好好学习!
|
|
========== * * * * * ==========
|
作者: vagus_zhang |
标题:
![]() |
|
昵称: 鱼鱼球【滚】 | 来自: 218.78.*.* | |
经验值: 67555 | 发贴时间: 2003年11月03日 05:44:15 (UTC +08:00) | |
等级: ★☆☆☆☆ | 长度: 812字 | |
![]() |
但我并不认为崇尚个性有什么不好 或者说可供选择的选择更多了有什么不好 相反我觉得很幸运的一点是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在同步感受着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巨变 那么多新鲜的东西都是我们第一个去尝试去认识去接受进而成为现在生活当中的主流事物的 很明显的例子是网络 所以这种“同步”照我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幸运:) xx说的很好: 劝你用身体去感觉生活,而不是总是思想,因为身体对意识总有一个提前量。 我觉得80年代以后的小孩很强调的另外一点就是,一定要亲身去感受去经历一回。 他们往往不会去在乎最后的结果,甚至很少会在做之前有过多过于繁复沉重的规划或者期望 之类,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整个做的过程。 这样子可能就会比之前的人有更多的尝试,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一点:)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显示基于用户时区设置:Asia/Shanghai (UTC +08:00)
页面运行使用30.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