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论坛精华区>>枫林视点
[130510] 主题: 看,我们的地理 (zhuan)
作者: FADAI (花钱发呆)
标题: 看,我们的地理 (zhuan)[转载]
来自: 218.78.*.*
发贴时间: 2003年11月27日 00:00:36
长度: 7513字
发信人: buzhang (部长*我行我素*橙子协会),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看,我们的地理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Oct 10 12:41:15 2003)


再过些日子,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将迈入第115个年头。 
  在前些日子,我们的身边悄然出现了很多讲地理的文章,居然很好看
。 

  再往前的那些日子,地理是一门副科,要参加统考,考过就没人看了
。 

  现状 

  透过《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人们可以轻易的找到当年地理教
科书的痕
迹。谁 
没有背过我国有几大钢铁基地、几大优质煤田?偶尔能碰上老师轻描淡写
地讲讲“
蝴蝶效 
应”,在那时候一个中学生的眼里,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但是没有
人能够讲
得更加 
深入明白了,老师讲过气候的变迁、板块的漂移,就是没有说人是怎样改
造了地理
。 

  无可否认,当地理与人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很走红,比如现在。对
人文地理
类内容 
的追捧,几乎已经成了某种时尚的指标。剔除其中盲目跟风的成分,人们
仍旧能够
发现, 
人文地理这四个字连读,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思维的流畅,甚至这四个字的
读音也让
人的口 
腔感觉到舒服。 

  时光回到115年前,《国家地理杂志》的创办人们是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在一
个多世 
纪以后的大洋彼岸,他们的杂志会被如此众多的人喜欢。据说在1899年以
前,这本
杂志是 
没有图片的学术性刊物,面向的读者也是具有专业背景的人。这样的东西
,即使是
生活在 
百多年后的人们依然不陌生,随便到哪个图书馆的资料室都能看到很多。
但是在经
过大胆创新和不懈努力后,国 
家地理那黄色的方框真的成了通向自然界的大门。全世界的人从这扇门里
可以看到
马丘比 
丘—神秘古印加帝国的伟大城市,大洋深处泰坦尼克号的遗骸以及科学家
对自然界
和历史 
遗迹全方位的探索。 

  于是,“国家地理”几乎成了一种杂志的类型,很多国家都有了自己
的“国家
地理” 
。终于,近几年,中国人也可以在书报亭上看到《华夏人文地理》、《中
国国家地
理》、 
《文明》这样带着人文地理味道的杂志了。同时,电视里除了引进的节目
,在中央
电视台 
也有了《探索·发现》这样大规模的人文地理类栏目,而且是在黄金时间
播出,收
视率名列前茅。 

  很多人都还记得刚刚看到这些本土杂志的感受,好像是一种搀杂了惊
讶、欣慰
和兴奋 
的复杂情绪。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是几千年文
化传承的
载体。 
我们洋洋大观的历史和文明靠谁来见证?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地。传统的中
国文化没
有地理 
学的概念,但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不就是在讲述地理与人文的故事吗?记得
初中语文
课本里有篇课文的题目叫《土 
地》,大意是说不要轻视平凡的土地,今天我们正踩着的这片土地可能就
是明清时
的书院 
、唐宋时的战场、战国时的沃野,甚至是哪个原始人狩猎的藏身地。现在
看来,这
大概就 
是当年的人文地理吧。 
  我们是该有自己的国家地理了。因为此时地理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地
理学的专
业知识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地理承载着无数等待被发现的历史和文化,如果
再不抓住
它们的 
踪影,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思考 原来地理还可以这样看,这大概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以人文
视角解读
后的地 
理的感觉。多年来人们习惯了地理的枯燥和孤立。不错,山就是山,千百
年来矗立
在大地 
上,看似岿然不动,但历史告诉人们,它每天都在改变。这改变的原因来
自各个方
面,但 
最终改变的结果会影响到人类,而被影响了的人类反过来也会再去改变大
山。 

  其实这种浅显的道理祖先早就讲过了,“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
的根本思
想之一 
。古人很讲究敬天法祖,在扬弃了其中的糟粕以后,人们就会明白为什么
要“礼失
而求诸 
野”。以前人们曾经很可笑的企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尤其是在科学有
了突飞猛
进的发 
展之后。自然很快就开始教训充满了“理性的狂妄”的人类,环境的恶化
只不过是
初露锋芒罢了,在未来的日子 
里人类不知道还要为曾经的无知付出多少代价。当科学的发展水平不足以
应付所有
情况的 
时候,社会伦理终于得到了自己的话语权。对人、对环境、对社会的人文
关怀其实
就是对 
自然的尊重。 

  相信大部分喜欢人文地理类内容的人都是意识到了这些惨痛教训的。
这些人士
现在都 
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经济基础,受到过良好的
教育(并
非仅指 
学历而言),眼界和思路都很开阔,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最重要的是,
这些人都
有很强 
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然、为社会做些事情。
从社会学
的角度来看,著名教授周孝正 
认为,实际上这是一种公众道德的释放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但在某个网站上,曾有句口号是“最时尚的是读地理”;前不久,《
华夏人文
地理》 
也归入了《时尚》的旗下。似乎这一切都表明了人文地理的时尚,乃至有
人把读此
类书籍 
当作所谓“小资”的指标。诚然,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读地理确实是时尚
行为的一
种,但 
似乎并不能把此二者等同。这种符号性的、时尚类的东西是很快就会烟消
云散的。
而对地理、历史的关注,实际 
上就是对人类发展本身的关注,在这种关注里面充满了责任感,于是就会
显得分外
沉重。 
时尚的繁华绚烂能够长久承载如此重负吗? 

  道德、责任,从来都是沉重的命题。从主流人群阅读取向的变化,人
们还是欣
喜地看 
到了文化的回归。前路必然是很长的,但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在走了。 


  行异路,到异地,去寻访别样的人们。 

  其实,异路就是每天都会走的那条路,异地也无非就是常来常往的那
几个地方
,别样 
的人们根本就是我们自己。文并摄 

  链接 

  再深刻的问题也要面对市场的考验,“人文地理”在市场上过的到底
好不好?
试举例 
———《探索·发现》的市场化策略 

  目前,在人文地理类节目领域,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新闻集团属下的
杂志、电
视以内 
容(电视节目)供应商的身份已先期进入中国,由云图广告代理内地节目
发行,京
文唱片 
代理音像制品销售;同时以这种身份进入的还有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由
杨澜的阳
光文化 
代理)、BBC、NHK;即将进入的还有美国的SURVIVOR(生存者)、新西兰

NATUREHISTORY(自然历史)等节目 
机构。从VCD市场行情来看,在非剧情片门类里,人文地理类节目的销售额
占据大
城市主 
流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远远超过音乐电视、戏剧类节目的销售。 

  毋庸置疑,这些境外电视机构和电视节目的进入、开拓、挖掘,形成
了国内人
文地理 
类纪录片的市场氛围,并培养了一批固定的收视群体,这个群体有着高知
、高收入
的特征 
,生活稳定,在社会观念和生活观念上趋于保守,是信息社会的白领阶层
。在国际
经济、 
文化习惯日益趋同的情况下,谁又能说这不是未来中国白领的文化符号,
毕竟,人
文地理类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探 
索未知、发现未来的精神实质代表着一种良性的社会推动力。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此类栏目采取的措施应是节目制作国际化。据了
解,目前
境外电 
视机构的人文地理类节目的创作人员中,有一支很强的常规创作力量,他
们由博物
学者, 
历史、考古学者,动、植物学者,自然地理学者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拥有
丰富的电
视制作 
经验。这在内地几近空白。 

  但是中国作为惟一一个将文明传统沿袭至今的古国,有着取之不尽的
本土题材
资源。 
在这方面,此类节目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使得很多家庭在观看了电视节目之
后还需要
购买相 
关的音像和书籍,以便反复观赏,甚至收藏,满足求知欲、兴趣,或者仅
仅是好奇
。现在 
大多数这类书籍只是节目的简单翻版,而收看这类节目的观众更多的是高
知阶层,
他们不会满足电视节目的文字 
版,更多的是需要节目背后未及表达的细节,或画面本身无法阐释的思考
。 

  好文章永远可以卖出好价钱,这是传媒人永远的格言。 

  (本文作者为《探索·发现》节目制片人、主编) 

  《探索·发现》介绍 

  CCTV—10《探索·发现》:旨在介绍中国地理探索、中国历史发现、
中国博物
大观等 
。采用纪录片的基本形态,以人文发现的眼光和科学探索的态度,讲述中
国的历史
、地理 
、文化故事,探究自然之谜、历史之谜和生命之谜。同时,向观众介绍中
国和世界
博大精 
深的文化遗产。拍摄制作有《永远的丝路》、《中华文明五千年》、《唐
之韵——
—唐诗》等。(王新建盛振华 
) 

  地理: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
民点等社
会经济 
因素的总的情况。也指地理学。 

  地理学:以地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一般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
学。自然
地理学 
研究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的地理布局以及各国和各
地区生产
发展的 
条件和特点,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


~~~~~~~~~~~~~~~~~~~~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人喜欢冒着杀头的危险说众所周知的道理,而且,
人们喜欢把这样的人叫做勇士,把这样的话叫做思想。 
  

~~~~~~~~~~~~~~~~~~~~

========== * * * * * ==========
返回